此标准由北京节能环保促进会、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编制完成。该标准适用于为建筑物供暖、制冷和提供生活热水的地能热泵系统的单井循环换热地能采集井工程,并对单井循环换热地能采集井的设计、施工、验收等都做了具体要求。
据悉,单井循环换热地能采集井技术是一项我国原创且比较先进的可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的地源热泵技术。它以循环水为介质来采集地表以下低于25°C的热能(或冷能)来为建筑物供暖(或空调制冷),并且可以实现地下水就地同层全部回灌。由于井水就地原位循环,所以既不消耗水,也不污染水,不会破坏地下水的正常分布,也不会因为移砂而造成取水井坍塌和回灌井堵塞等问题。而且技术的可设计性强,可以应用在不同地质、不同建筑类型当中。
《规范》引用的文件包括:GB/T 13663-2000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 50296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 50366-2009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API SPEC 5CT-2005套管和油管规范,API SPEC 5B-2008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的加工、测量和检验规范。
《规范》指出,地能采集井按结构可分为:有蓄能颗粒采集井、单一水层无蓄能颗粒地能采集井和多水层无蓄能颗粒地能采集井。另外,该标准还规定了关于地能采集井设计应包括的内容:搜集拟建地能采集井(井群)地区的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现场踏勘;确定地能采集井的类别:有蓄能颗粒地能采集井或无蓄能颗粒采集井;地能采集井区的范围、确定地能采集井的数量和位置;确定地能采集井的结构;确定循环水量、供热(冷)功率。
对于地能采集井位置的设计,在应根据拟建地能采集井区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确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要求:靠近机房;地能采集井位与建(构)筑物应保持足够的距离;相邻两口有蓄能颗粒地能采集井与无蓄能颗粒地能采集井的距离分别不宜小于8m和10m;对于地能采集井群,应最大限度地保持地能采集井的中心连线的方向与当地地下水流方向垂直。
《规范》明确了地能采集井结构设计的内容,包括:地能采集井直径和深度;蓄能颗粒材料种类、规格和数量;隔离膜和阻水换热壁的结构、性能;导流板的结构和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同地质条件下地能采集井的结构设计,该标准用数据做了详细的介绍(见表1、表2)。其中供热功率适用于供暖工况。制冷工况的供冷功率宜按供热功率的1.3倍-1.5倍计算。
对于地能采集井功率,该标准指出,夏季运行期间地能采集井循环水的出口最高温度宜低于33℃;冬季运行期间地能采集井循环水的进口最低温度宜高于4℃。
工程验收作为从设计到使用的最后一个环节,《规范》要求: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应齐全,且有全程录像,并已通过相应的质量检验。施工单位应提交包括地能采集井的综合柱状图等资料在内的成井报告。水压试验还应符GB50366。此外,成井后应结合地能采集井内装置和供热(冷)系统,对采集井的供热(冷)功率进行测试,得出采集井的实际供热(冷)功率,采集井的实际供热(冷)功率应不低于设计值。
我国国内采用的单井回灌热泵技术是由恒有源科技公司发明的独特地源热泵技术。单井循环系统是一种半开式系统,单井循环起到换热器的作用。而同井回灌热泵系统是取水和回灌水在同一口井内进行,通过隔板把井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低压(吸水)区,另一部分是高压(回水)区。当潜水泵运行时,地下水释放完热量,再由同井返回到回水区。以此作为热泵的低位热源,向热泵提供低位热量。
w 据了解,该技术自2000年推出以来,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已推广应用浅层地能为建筑物供暖超过800万平方米,每年可实现用浅层地能替代传统供暖能源约7.2 万吨标煤。北京市有许多重要工程都采用了单井循环换热地能采集井技术供暖和制冷,如酒店、学校等甚至奥运场馆、国家大剧院等标志性工程。现在这种技术已走出国门,在美国等国外的示范工程也已投入运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应用领域内取得的先进成果。
来源:地源热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