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87529006

绿色建筑的发展从单体建筑扩展至整个城市

发布时间:2014-01-14 19:23:55    信息来源:
    一些城市雾霾天气的逐渐常态化,昭示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任重道远。

    11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以下简称《绿皮书》)再敲雾霾警钟,并以“聚焦低碳城镇化”为主题,提出城市如何应对的命题。

    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近日发布的中文版《绿色建筑商业价值》报告亦认为,绿色城镇是减缓气候变化、保证能源安全、保护资源和就业、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手段。上述结论是从世界各国收集的数据资料中分析得出的。

    基于此,国内多数从事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研究的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中国绿色建筑总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未来绿色建筑发展必须从单一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扩展至整个街区、社区、片区,发挥建筑绿色化的“全景式”效益。

工业建筑加入绿色大军

    众所周知,全球1/3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建筑业,因此降低建筑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成为缓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此背景下,迎来了绿色建筑的第一次大发展浪潮。《绿皮书》指出,最近几年,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截至2013年上半年,全国共评出978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其中,设计标识项目919项,占总数的94%;运行标识59项,占总数的6%。另外,居住建筑占55%,公共建筑占45%。

    总体来讲,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建筑面积平均在10万平方米左右,项目规模较国外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大。尤其是最近3年来,每年产生的绿色建筑项目数量和建筑面积均超过了前几年同类数据的总和。

    在中国,除了建筑能耗,工业生产能耗也是社会能源消耗的大户。据统计,建筑行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24%,工业行业能耗则占64%。“鉴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色,国民经济对工业企业的依赖性仍然很大,工业建筑的能耗更应引起高度重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李丛笑在一次会议上指出。

    据了解,2012年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对绿色工业建筑进行评审,实现了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业建筑领域零的突破。目前共评审8个工业建筑项目(已公告3个,共14.9万平方米),共152.6万平方米。其中,二星级5个,面积42.46万平方米;三星级3个,面积110.11万平方米。

    “由此,规模巨大的工业建筑也加入了绿色建筑的大军。”《绿皮书》指出。

从绿色建筑到绿色城市

    独木难成林。随着中国绿色建筑总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必须从单体建筑项目扩展至街区及整个城市,发挥建筑绿色化的“全景式”效益。

    所谓“全景式”效益包括缓解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资源保护、创造就业、改善居住者健康和工作效率、刺激经济活动、投资回报以及生活质量等。“这些是全球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日益驱动公共及私人绿色建筑项目发展的动力。”《绿色建筑商业价值》分析指出。

    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也是住建部的目标。在今年公布的《“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中,住建部提出了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的路径。

    具体来讲,先行地区和新建园区的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具体到区域,东部沿海地区优先试点强制推广绿色建筑,2015年起,直辖市及东部沿海省市城镇的新建房地产项目力争50%以上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西部地区扩大单体建筑示范规模,逐步向规模化过渡。

    新疆华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齐保才十分认可规模化推进绿色建筑的思路。“单体绿色建筑节能、节水等可以计算出来,但是对人、水环境、生物多样性、交通问题、公共设施、幼儿园的设置等影响很难体现。只有一个小区、一个项目、一个城市都是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形成体量,才能对生态环境起到促进作用。”据了解,新疆华源目前已有8个项目获得国家绿色建筑示范称号,累计示范面积370万平方米,单个项目的开发面积都在30万平方米以上。

    “我们必须从单一建筑绿色化中吸取教训,将绿色建筑扩展至绿色城市,发挥建筑在环境方面的潜能,以解决宏观层面社会和经济问题。结合各级政府(C40城市气候领导小组)和行业领导者对城市进行改革,确保绿色化成为新兴城市头等大事。”《绿色建筑商业价值》如此写道。
 
来源:中国绿色建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