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目前新风系统在欧美家庭的普及率已经高达96.56%。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该行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达到2.7%,但目前在中国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根据Navigant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全球ERV市场的年收入将从2014年的16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28亿美元。
此外相关报道显示,其他IQA技术的应用也正强劲增长,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需求端控制的通风设备、专用室外空气系统以及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等。IQA的整体市场收入将由2014年的33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5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8%。由此可见新风系统行业所蕴藏的巨大潜力。下面盘点了2014年新风行业的几大热门关键词。
1.APEC蓝
名词解释: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来保证空气质量达到良好水平。2014年11月3日上午8点,北京市城六区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35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网友形容此时天空的蓝色为“APEC蓝”。
媒体评析:APEC会议应该成为全民治霾的有利契机,京津冀等地的强力限排举措无疑让人们看到了治霾的信心,但是人们需要的并不是重大国事面前短暂的一片蔚蓝,而是要让我们头顶上的蓝天成为常态。第一,铁腕治霾,用法治手段倒逼企业按标准排放,增加违法成本,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惩处力度;其次,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的责任,将雾霾治理纳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再次,要让普通民众和新闻媒体参与到雾霾治理的监督中来,扭转官方和民间舆论场在治霾问题上的对立;最后,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要转变,13亿人的袖手旁观必然换不来一个美丽中国,渴望蓝天永驻,需联防共治,却难以毕其功于一役。
2.雾霾经济
名词解释:近年来,中国许多省份雾霾天气频发,导致的健康危害和对经济的影响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由此衍生的相关产业纷纷从中获利,无一不是赚得盆满钵满,雾霾天气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开始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雾霾经济”。
媒体评析:“雾霾经济”只是雾霾催生出的一种经济现象,消除这种畸形的经济现象则不是一朝一夕的,这其中就涉及到一些排放产业,如钢铁、煤炭和水泥等,这些产业才是雾霾产生的根源,但对于这些企业也不是一竿子打死,如何让其在良好的监管下健康发展是政府所需要做到的,否则治理雾霾就是纸上谈兵。而且治理雾霾也必须打破地域限制,因为空气是不分行政区划的,治理空气污染也不是这里治理了,这里的空气就变好了,必须是全局一起治理,共同提高空气治理。
3.新国标
名词解释:近日国家发布了空气净化器新国标的征求意见稿,同时表示,新国标将与2015年上半年完成审定与发布。
媒体评析:新的标准必然会给行业带来新的影响,其将在一定程度上廓清当前行业存在的虚假宣传,标准不一,认证机构五花八门等混乱局面。但对企业而言,标准的影响也并非一概而论。对于实力较强的厂商而言,由于产品线比较长,对自身产品的要求也更高,这些产品符合甚至高于国家标准的规定,因此国标修订对其影响不大。而对于众多小厂商而言,新国标的打击或许是致命性的,尤其是那些混迹在线上市场、抱着“赚一笔就跑”心态的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对企业而言,新国标能有效净化当前的市场环境,让企业在同一平台上宣传推广。而消费者在选购空气净化器产品时能够更加从容与放心。事实上,标准的修订也关系到产品的发展方向,因此企业应及时抓住新国标修订的契机,切实促进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增强市场竞争力,并在产品个性化和多样化方面努力。
4.野蛮生长
名词解释:雾霾频发,让全民深受其害,但却意外地“火”了一个行业——空气净化器:从“默默无闻”到“一夜成名”,成为一种刚性需求,并始终保持着“野蛮生长”的态势。有数据显示,今年空气净化器行业销售额将达到145亿元,增速接近70%,预计到2015年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规模或者可突破600亿,2017年可达到1000亿元以上。
媒体评析:雾霾的治理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空净产品的市场潜力才刚发掘。面对高速增长的市场份额,相关企业更应该守住“狂野的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这个产业,切忌“萝卜快了不洗泥”。如果因为忙于扩张而伤害了消费者的心,那就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就会彻底毁了这个行业。
5.捆绑销售
名词解释:捆绑销售是共生营销的一种形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牌或公司在促销过程中进行合作,从而扩大它们的影响力。近年来,多家知名房产公司以合同捆绑销售新风系统,从而变相涨价,一时之间,新风系统陷入“捆绑销售”风波。
媒体评析:消费者选购房屋,具有自主选择和公平交易的权利,任何开发商不得强制消费者购买或者不购买一种商品,另外开发商提供的商品应当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捆绑新风系统”的强制搭售行为使得消费者丧失了自主选择的权利,并且一般来说开发商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所提供的装修价远远高于普遍的市场水平,为不公平交易。